-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2023年是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重塑性改革后全面运转的第一年,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监测安全现代化,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科学有力的支撑保障。
党建工作
(一)
扛稳扛牢政治责任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事业发展。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任务、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强化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学与做结合、查与改贯通,组织读书班、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5项专题调研,谋划实施监测格局优化、重点实验室建设等10余项改革创新举措,建立健全多项制度,切实把主题教育实效转化为干事创业成效,推动监测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选举成立中心第一届党委、纪委,调整设置37个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支委班子,推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召开开门抓检视整改座谈会,听取民主党派、党外人士、民营企业代表意见建议,推动统一战线工作落到实处。推进精神文明创建,举办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文明素养。
(四)
持续深化理论武装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印发会议学习资料16期,班子成员轮流领学谈体会,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采取集体个人同步学、线上线下结合学、研讨宣讲深入学等方式,运用学习强国、网络干部学院等线上平台和《习近平著作选读》等重要著作,常态化开展个人自学、以考促学、法规宣讲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及时学习掌握党的创新理论。
(五)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制定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压实各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周”活动,举办专题讲座、辅导,推进警示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建立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审核机制,加强内部监督,规范项目管理,防范廉政风险。
业务工作
(一)
强化环境质量监测,支撑污染防治攻坚
强化空气站点运维保障和质量管理,及时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编制空气质量月报、专报、排名通报等,精准预报秋冬季PM2.5中度以上污染、夏季臭氧轻中度污染过程,有力支撑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全国“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国家重大活动。开展全省地表水质量监测,按时编制水质排名报告、水环境监测专报,发送水质预警信息,有效服务水环境质量改善。开展土壤国家网例行监测和污染地块监督监测,上报近3万个监测数据,精准分析研判全省土壤环境质量变化和污染地块修复治理情况。完成全省152个农村监控村庄的环境质量监测、1396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监测,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
积极做好执法监测,支撑国家重大任务
承担生态环境部对河南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现场监测工作;配合生态环境部督察办开展断面来样分析工作,高质量分析3次15个断面数据,报出有效数据54个;配合黄河流域环保督察开展水样分析工作,高质量完成5批次任务51个,报出有效数据量265个。配合生态环境部拍摄黄河警示片,得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致函表扬。
(三)
抓好基础体系建设,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地下水“双源”监控预警平台,弥补生态环境部门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空白”,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开展以抗生素类、微塑料类等新污染物为目标的监测能力体系建设,谋划建立全省首家碳监测手工分析实验室,深入开展eDNA调查监测,在全国率先编制《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技术规范》,指导开封、三门峡和商丘开展划定工作,拓展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四)
加强质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数据质量
编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通过生态环境部组织的2大类41项国家级资质认定扩项评审。组织参加生态环境部标准样品协作定值工作和实验室能力考核,合格率均为100%,中心监测部及16个分中心能力考核优秀。修订持证上岗考核办法和细则,完成分中心和县(区)监测站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合格率96%。
(五)
优化监测结构布局,推进监测安全现代化
统筹中心和各分中心监测资源,加快构建“1+5+4+N”(1个省中心监测部、5个综合型区域中心、4类特色专项监测、N个重点关注目标)区域监测体系,推动监测资源互享、能力互补、协同发展,推进全省监测体系和监测能力现代化。
(六)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围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导河南大学积极申报建设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实验室。建成河南省生态环境遥感重点实验室,着力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综合立体监测科研平台。积极参与省实验室(黄淮实验室)建设,协同开展区域生态质量监测、评估、预警、监管、修复等关键技术研究。
(七)
完善监测预警机制,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统筹全省应急监测力量,发挥在线监测设备预警作用,按照应急监测“13353”要求,迅速行动、科学监测,出色完成丹江陕豫断面锑浓度超标事件应急监测任务。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研究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快速监测、预警和报告机制,在丹江口水库入库河流率先开展全国试点工作,为全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警提供有益借鉴。
(八)
聚焦干部队伍培育,锻造监测安全铁军
组织中心第一届技术大练兵大比武,坚持阶段性考核和集中竞赛相结合,开展7次模拟考试、6次理论考核,累积参加3100余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率达90%以上,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的56支代表队、205名选手参加集中比武,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加强人才引育,通过招才引智等多种方式,引进各类高端人才83人;组织开展16个班次、6万余人次的学习培训,实现省市县(区)监测安全队伍全覆盖,中心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队伍力量得到明显加强。
荣誉奖励
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河南省南水北调渠首生态环境监测应急中心获得“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获得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壹等奖;
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及郑州、新乡、三门峡分中心编制的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居于全国前列;
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及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周口、济源16个分中心获得“2023年能力考核优秀单位”称号;
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及南阳、焦作分中心保障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工作得到充分肯定,收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感谢信;
王玲玲获得全省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王玲玲、马双良、王楠、范相阁获得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壹等奖;
黄进获得河南省“2022年最美基层环保人”称号;
彭国伟收到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司关于对2023年3月—4月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表现突出人员致以感谢的函;
刘丹、路新燕、郭丽等13人收到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环境标准样品研究所关于2022年完成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协作定值任务的感谢信;
彭国伟、李雷刚、王翀等5人收到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对燃煤锅炉等重点行业开展可凝结颗粒物(CPM)现场调研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感谢信;
王玲玲、赵文鹏、李书君等8人收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保障重大活动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工作的突出个人表扬信;
彭国伟、平小凡、李和通、王翀4人收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2023年央地联合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专项检查工作帮扶指导选派技术骨干的感谢信;
段然收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对参与黄河警示片现场调查拍摄工作的感谢信。
2024年,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深化重塑性改革,全面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坚决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高水平监测安全支撑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生态环境监测2023年度风采录之河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