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行业要闻
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住青全国政协委员班果建议,将青海省设立为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省。他认为,在青海开展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既有政策依据、也有工作基础、更具现实价值。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副校长傅声雷则建议,加强黄河全流域水资源管理,健全跨省区生态补偿机制。
笔者认为,“两会”代表和委员们聚焦“生态补偿”有其现实意义。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手段,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渠道。一般认为:生态补偿是借助经济手段来规范利益相关者间的制度安排。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从保护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中得到利益的回报,或者因损害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而遭受损失的补偿,而广义的生态补偿也包括向环境污染者收取费用。
然而,跨区域流域生态治理过程中通常涉及数量庞大且关系复杂的多种利益主体。一般认为:“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在具体实践中,流域上游地区是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者和保护者,且上游地区较下游地区普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如果开展的治理活动给自身带来的负向受益和对下游带来的正向影响无法得到弥补,将会降低主动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游作为生态服务的消费者和受益者,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更高,上游为下游供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游应当给予上游相应的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是统筹两者关系最好的杠杆。
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有几个主要好处:
01 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效率的提升
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上下游对环境污染形成约束,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降低协调成本,提高合作效率。通过流域生态补偿,可以减小甚至消除负外部性,有利于协调生态服务供应和生态服务消费之间的空间不一致问题,提高河流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对流域整体进行治理,信息的流通和信息不对称的消除都是正向的,这将大大提升流域上下游经济的运行效率。有利于激励生态服务供给者的环保积极性,加快生活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
02 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公平理念的落实
流域上游地区是生态服务供给者,普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还需履行保护水源的义务,进一步增加了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上游地区经济发展与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核心矛盾。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区域贫困时,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短暂增长,环境的恶化又会反作用于经济,由此陷入到“贫困——牺牲环境——贫困”的怪圈里。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上游贫困区域,避免陷入越贫困越污染越污染越贫困的恶性循环。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上游贫困区域开发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绿色产业。从协商治理的角度来看,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就是要把流域上下游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避免了区域政策的不适性及地方利益冲突。
03 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贫富差距的消除
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上下游区域贫富差距的消除。一方面,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核心在于发挥经济的生态补偿作用,本着污染者付费、多治理多补偿的原则进行补偿,尤其是对于流域生态治理成效较为显著的地区政府予以着重奖励,以此提高地方政府进行流域生态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在于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解决跨区域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的不公等现象。在贫困上游区域可以探索生态保护模式,如增加生态管护岗、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等,有利于从“输血”增加居民收入到“造血”增加居民收入的模式转变,提高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效益,消除贫富差距,增加居民的参与度及幸福感。
以黄河流域河南—山东两省为例,2021年4月,山东、河南两省签订了《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在水质基本补偿方面,若水质全年均值达到Ⅲ类标准,山东、河南互不补偿;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给予河南6000万元补偿资金;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给予山东6000万元补偿资金。2022年7月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对赌”的结果:由于黄河入鲁水质始终保持在二类水质以上,山东作为受益方,共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这场鲁豫“对赌”,就是通过上下游政府的讨价还价机制来确定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对“对赌”双方来说,实现了“双赢”“共赢”的目的。
总之,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和落实,是对流域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把握。“两会”代表委员们聚焦“生态补偿”进言献策,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高水平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原标题: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聚焦“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