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王超:用能高效化、运动域转型,加速汽车低碳化进程

  • 华为王超:用能高效化、运动域转型,加速汽车低碳化进程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明星企业
  9月27日,由中国科协、海南省人民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共同主办,以“低碳转型与全球合作”为主题的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4)在海南·海口召开,在主论坛NEV50@2035:应对气候变化之路上,华为数字能源智能电动产品线总裁王超发表题为“用能高效化、运动域转型,加速汽车低碳化进程”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逐步迈入高效用能时代,有望形成整车续航体验和成本正向循环。华为希望与车企携手,通过整车续航系统化设计、超融合动力域模块整车改制,推动“度电十公里,安心行天下”的目标达成,缓解资源压力,为新能源汽车低碳化进程、可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纯电车型续航水平离“度电十公里”的目标约有10%-20%的差距,而在增程或混动车型上这一差距则拉大到40%-50%。因此,要达成“度电十公里”这一目标,需要通过整车续航系统化设计,从单一的驱动效率改成对整车能耗的综合评价。同时,华为希望在极致续航有效达成的情况下,整车成本能进一步优化,华为已有的开发经验表明,通过系统化能耗设计,在“度电十公里”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可帮助车企降低整车成本,节省用户全生命周期电费,减少废旧电池处理压力,提升电动汽车环保性。目前,华为已在纯电车型上达成度电10.73公里的实测结果,如果把这一结果应用于A级车上,贡献给单车的利润可增加5000元,在不改变续航的前提下,电池用量减少15kWh。基于当前年度电池消耗量,单一车型可以节省2.6GWh,消费者五年综合用车成本可减少2000元。未来,华为会在增程车型/混动车型上进一步向“度电十公里”这一目标优化。
 
  从当前形势来看,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在持续提升,今年,自动驾驶渗透率有望超越50%,到2030年可能会到80%左右,智驾比例越高,交通有序化程度越高。而现实场景中,智驾和人驾长期并存,交通体系有序和无序博弈也增添更多复杂驾驶场景,现有的基础电动化车辆能力上限低,难以满足未来需求。全场景驾驶的应用对新型汽车的全场景驾驶能力和控制领域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进入未来角模块时代,车辆的时序链控制、安全链控制、运动链控制和体验链控制会发生巨大变化。比如汽车拐弯动作是否还会以弧形轨迹运动,这些不同变化的产生对最优控制的追求是有差别的,对部件能力的提升也是有要求的,这使得我们渴望时序链响应速度能得到巨大提升。比如说倒车入库怎么一次成功,高速进入匝道怎么准确识别,紧急避障能力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有赖于对X、Y、Z上的控制的加强。现在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以X向控制为主,Y向控制为辅的平面类设计,而未来X、Y、Z的协同控制必将引发一场新的实时控制领域的变化。
 
  基于电驱的电动化模式,定义为“基础电动化”;基于车辆运动相关系统的电动化称为“全面电动化”;电动化部件通过运动模型控制+智能化的手段实现XYZ协同叫“电动智能化”。通过全面电动化突破驾驶边界,电动智能化逼近物理极限,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安全托底区、敏捷操控区、舒适驾乘区的边界,在自动驾驶覆盖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通过执行器本身控制能力和控制范围的不断提升,打造智能驾驶在未来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基于这方面的变化,华为端到端模型也会产生深刻变化,从而保证控制域和执行域之间动态平衡发展。
 
  智驾和运动域的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极限安全、超凡舒适和敏捷操控。在极限安全上,华为更关注于供电安全、动力安全及运动安全。基于三种安全不同设计体系,实际主动安全的前进步伐会进一步加快;舒适性体验则是在晕车舒缓等乘坐体验上进一步加强;敏捷操控则可以实现无所不能的驾驶方式,这要求智能驾驶域和运动域实现有机融合,通过模型贯通,实现整车智能化端到端仿真达成。
 
  华为持续践行“度电十公里,安心行天下”的理念,让绿色可持续,让出行更美好。
 
  原标题:华为王超:用能高效化、运动域转型,加速汽车低碳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