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3月30日上午,2025年杭州市“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在滨江区莲荷里商圈举行。
杭州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许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利阳,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主任章建明,市政协城建和人资环委主任沈海峰,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副主任吴华军,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蔡国强、二级巡视员曹建松,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滨江区副区长洪潮,滨江区政协副主席包晓东出席并共同启动“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
此次活动由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主办,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滨江分局、杭州市生态环境宣教信息中心、杭州市全民绿色行动促进会、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承办。
今年“国际无废日”的主题是“在时装和纺织品行业实现零废物”,旨在强调快速发展的时尚和纺织行业在应对全球废物污染危机中的重要作用。活动紧扣主题,通过科普宣讲、情景剧、作品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向全社会宣传“无废”理念,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助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利阳在致辞中指出,杭州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无废指数”连续3年全省第1,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两年提升、得分和排名均创历史新高。他表示,杭州将始终锚定“全域无废”目标,加快“全域无废”建设、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深化全民行动。
滨江区副区长洪潮在致辞中介绍了滨江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情况,分享了相关工作经验。
近年来,杭州聚焦源头减量化,累计建成“无废工厂”“无废商圈”等各类“无废细胞”2900余个,其中44个入选浙江百优“无废细胞”,吉利汽车集团入选全国“无废企业”典型案例。聚焦资源化利用,培育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28家、分拣中心47个、回收网点2767个;2024年,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98.87%,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97.99%。聚焦无害化处置,累计建成固废利用处置项目60余个,全市危废填埋率连续3年低于3%,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等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科技赋能与全链条管理,“无废”助力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看点多多。在“无废”科普环节,鼎缘纺织、宏华数码科技和玩竹博物馆等单位通过材料设备革新、数字化转型、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等方面的新实践,展示了科技赋能下的绿色时尚新趋势。
科技赋能纺织,引领绿色风尚。鼎缘纺织引进国外先进分拣线、开松线和气流成网线等设备,实现废旧衣物的高值化、清洁化、减排化再生利用。通过技术创新,废旧纺织品得到高效处理,每利用1千克废旧纺织品,可降低3.6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6000升水,实现更绿色的生产方式。
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竺铝涛副教授介绍了团队PLA生物降解环保服装材料的创新成果,PLA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过程能够减少60%温室气体排放,为环保服装材料应用开辟了新方向。
数字化转型,助力“无废”生产。宏华数码印花技术通过数字化生产模式,大幅减少水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与传统印染相比,数码印花技术节水率高达85%-95%,废水排放减少90%以上,企业废水处理成本平均降低70%。作为纺织行业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为“无废”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打造“无废”典范。玩竹博物馆从可持续材料应用入手,开发可降解竹编产品,引入激光切割和数控编织技术,精度提升至0.05毫米,生产效率提高30%。通过建立产品数据库,优化设计与生产计划,库存周转率提升35%,客户满意度提高20%,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实践经验。
“无废时装和纺织品”倡议,如同一场绿色时尚接力赛,各界代表围绕纺织印染企业、服装设计者、生产者、消费者、回收利用等环节,共同勾勒出“无废时装和纺织品”美好新蓝图。
国际视野与榜样引领,让“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杭州作为中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先锋,正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活动中,来自Hi China宣讲工作室的中外青年代表周末和苏磊(SULAIMAN ALAWADHI)分享了他们观察到的“无废”故事,讲述了杭州在制鞋、纺织等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的成功实践,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活动现场还向环保热心市民颁发了“无废城市”建设公益大使聘任证书,聘请“全国劳动模范、免费义务为群众修理自行车长达39年之久的孔胜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环境集团清运公司班组长朱国栋”“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数年如一日志愿巡湖与打捞垃圾的竹书鸿”“全国优秀教师,从事环境教育50年的戚志坚”等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为杭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公益大使。
另外,活动现场“无废细胞”代表春晖小学“晖宝小卫士”们带来《春晖享物:超越校园的共享梦想》“无废”情景剧,让人眼前一亮。现场表演展现了校园中旧物改造、资源循环利用等“无废”实践。通过晖宝红领巾“晖宝回收”将牛奶盒、塑料瓶、金属罐和硬纸板等废弃物分类回收,并通过电子秤精准称重、回收服务卡扫码记录等科技手段,实现资源的高效管理。同时利用回收所得“晖币”,在春晖享物区域兑换心仪物品,甚至在纺织物共享区租借演出服装。
此外,剧中孩子们对建立校外回收站、社区共享衣橱和改进垃圾分类方式的畅想,展现了孩子们对“无废”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对环保未来的积极展望。
互动体验精彩多多,“无废”生活触手可及
“以前总觉得环保离我们很远,但今天看到这些创意作品和实际应用,才发现原来环保可以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许多市民来到了“无废”市集,一起来现场参与互动体验。据了解,此次市集创意体验区全部采用自然环保的竹材搭建,精彩的活动内容让现场市民和商户参与热情高涨。
“无废”竹玩互动环节,负责人鼓励市民分享自己的“无废”小妙招。
乔司职高“衣”旧爱你改造区,在旧衣换作小玩偶发挥创意的同时,让市民深刻感受到“无废”理念的魅力和实用性。“原来旧衣服还能变成这么可爱的小玩偶,这不仅减少了浪费,还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一位市民感慨道。
“一把伞,一座城”的故事展示区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通过负责人介绍,市民了解到废旧雨伞的回收再利用过程。“没想到一把旧伞也能有这么多的用途,这真是变废为宝的典范。”
图富伦环境“盒”护地球将废弃牛奶盒转化为再生资源,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萧山大胜达的纸趣空间则展示了纸质材料在家具领域的创新应用。
西湖劳育同心圆的“绿创小布袋”,让我们看到小朋友关于废旧衣服创造出来的奇思妙想。
活动现场,商圈商户们也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无废”理念的落地。星巴克等商家分享了自身在污染物处理方面的创新做法,通过引入环保包装材料和鼓励顾客自带杯子,减少了塑料垃圾和一次性用品的产生。众多餐饮商户共同推广“光盘行动”,倡导顾客按需点餐,减少食物浪费。
从科技企业的创新实践,到校园里的“无废”创意,从商圈商户的绿色行动,到国际友人对杭州经验的点赞,每一步都彰显了“无废”理念的深度与广度。
“无废市集”等互动体验,让市民真切感受到环保与生活息息相关,绿色生活方式触手可及。这不仅是杭州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积极实践,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在未来,各方将继续努力用行动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让绿色成为杭州最动人的底色。
资料/土壤和固体废物化学品处、滨江分局、宣教信息中心
原标题:“无废”时尚崛起!为地球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