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时期四大环保需求,活下去就靠它了!

  • 存量时期四大环保需求,活下去就靠它了!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行业要闻
  现阶段的环保市场行情,大家有目共睹,基本可以用“哀鸿遍野”来形容。当然,不光是环保市场如此,各行各业都差不多,即便是炒得沸沸扬扬的新能源车市场,蔚来的李斌也为持续亏钱的事解释了一个半小时。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周期的,从长远来看,发展的低谷未尝不是好事。在低谷期,能够让企业充满生死攸关的紧迫感,激发企业和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淘汰一些恶意竞争的企业和低效企业。这就像大自然的花开花落、人的生老病死。社会和经济发展就是这样跌宕起伏地螺旋前进,不断升级。
 
  其实,现在环保行业的发展困局,只是5年前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近20年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结果。同样的,我们现在做出哪些选择、接下来怎么进行投入,也决定了今后5年企业的存续和发展。
 
  作为一名充满忧患意识的环保工程师,我最早从2018年就开始思考环保市场能够持续多久。去年开始,环保市场出现下调、行业人员收入普遍降低的时候,我拜访了一些认识的环保企业家、业内专家,也从行业论坛、会议上接收到了不少信息,所有的信息都表明,现在的环保行业形势很不乐观,未来或许更不乐观。有的资深环保企业家,还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转型陷入了迷茫和不知所措!
 
  总之,“熬着”成为了目前的常态。
 
  不过,今年我实地考察了一些企业,有制药厂、食品加工厂、污泥厂、热电厂等等,也和很多有环保需求的工业企业进行了沟通。经过交流沟通,我的思想和认识发生了转变,与去年的悲观、消极相比,我现在更积极、更乐观了。之所以积极乐观,并不是因为市场行情更好了,而是我发现依然有很多环保需求,我们这个行业仍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与其在抱怨中蹉跎等死,不如积极乐观地放手一搏,尝试各种看似的不可能,才能拼得新生。下面,就跟大家聊聊我眼中的“存量时期的四大环保需求”。
 
  1 传统设备的更新换代
 
  毫无疑问,环保建设时代已经结束,十年、二十年前的设备,尤其是仓促上马的设备,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最近十五年,环保技术、装备得到了快速发展,技术的应用案例越来越多、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得到的解决和完善也就更多。所以,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改进中发展成熟的。
 
  现在,各种环保处理的工艺技术路线都能找到运行多年的成熟案例。以前未能选择合适工艺的环保单元,现在也可以闭着眼选择了。只要是这个技术能带来运行的稳定性、更省钱,企业就有动力对原有技术进行升级改造。
 
  同样,环保设备的标准化和加工质量的进步,节能降耗设备的推出,也让更多的设备得到了升级换代的机会。对于那些常年存在故障的设备,更新设备后,运行会更加稳定,企业肯定是愿意花钱进行更换的。
 
  我就了解到,宜兴一个做气浮机的小企业,这两年完成了餐厨、渗滤液领域几百个设备供货。作为一个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气浮机,能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吗?
 
  核心原因是他们另辟蹊径,解决了溶气释放口堵塞的问题。传统的气浮设备用在相关领域,经常需要清洗、清理,而更换成他们的设备后,就可以实现无故障、傻瓜式运行。
 
  再比如现在的加药设备,PAC、PAM、芬顿等各种加药设备,通过与AI结合,实现了精准投加,更节省药剂费,一年就能省出一台加药机的投资费用,哪个企业不愿意投入呢?
 
  所以,存量市场和传统设备领域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我们缺少发现机会的慧眼。
 
  2 污泥干化设备的更换
 
  过去几年,污泥市场一直不温不火,各种技术路线此起彼伏,但是脱水设备一直占据着市场的主流。从带式脱水机、叠螺脱水机、离心脱水机到板框压滤机、圆盘干化机、低温干化机等等,脱水技术一直是“铁打的营盘”,不管流行哪种污泥处理处置路线,脱水设备都有用武之处。这里面有其投资低、见效快的核心逻辑,也有“切合”政策法规的原因。
 
  但是,有些技术也是需要经过时间考验的。记得在2018年以前,低温带式干化机技术以极低的能耗、极佳的环境卫生条件,成为市政污泥处理领域的一颗新星。其实,这个技术是一个用在食品加工领域的成熟工艺,只是创新性地应用到了市政污泥领域。一时间,很多环保企业转型生产带式低温干化机,市场上充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低温带式干化机设备。
 
  如今,几年过去了,第一批上马的设备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有的换热器腐蚀、堵塞需要更换,有的主机腐蚀严重,有的网带腐蚀断裂,这些问题导致设备的处理能力降低了40%以上,有的能耗甚至增加了近100%。尤其是对于那些污泥BOT项目,高能耗、高故障率导致他们运营成本陡增。环保督察的日益严峻,又让污泥无处可去,对他们形成了巨大的压力,用“苦不堪言”来形容也一点不过分。我参观了一个投资过亿的污泥低温干化项目,设备运行一年就停运了,原因就是产能达不到、设备故障率高。
 
  为此,业主又投资6000多万元重新上马了蒸汽带式干化机,核心目的只有一个:保证污泥能得到稳定的处理。项目上马后,污泥干化的处理费用不到200元,而污泥处理处置的收费接近400元/吨,成为一个盈利很好的项目。这个项目的设备跟换,是业主经过反复考察之后做出的决定,选择了运行更稳定、故障更少的设备。
 
  所以,在污泥处理领域,还有很多类似的项目需求。
 
  有的企业家说:我们什么也没做错,为什么被淘汰了?但也有的企业家说:我们什么也没做,就是专注做我们的设备,所以我们依然活着!
 
  3 工业废水领域厌氧系统的改造+厌氧氨氧化的推进
 
  在工业企业领域,尤其是高浓度有机废水领域,第三代厌氧反应器IC反应器与UASB反应器相比,具有负荷更高、运行更稳定的特点,所以在15年前就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从发酵行业推广到造纸行业、化工行业、制药行业。不断的经验积累,让以前没有办法处理的废水也可以用IC反应器进行处理。
 
  后来,随着国内仿制技术的良莠不齐,很多项目上了假IC反应器,加上企业的运行经验不够,项目很难稳定运行,颗粒污泥无法形成,需要经常补充污泥保持运行。像这样类似的项目,现在仍有很多,也有很多项目仍然在用UASB反应器。
 
  面对成熟的技术,只要通过改造,客户的厌氧系统运行就能更稳定,他们也就愿意为改造买单,这也是一个刚性的环保需求。
 
  所以,在工业领域,只有真技术、能够解决问题的技术才能成就“新刚需”。
 
  同样,对于发酵行业、粮食加工企业、光伏板等一些高氨氮废水,不用或者少用碳源的厌氧氨氧化技术也是一个刚需。与10年前相比,现在的环保市场已经培育出很多红菌污泥,也积累了更多的成熟运行经验,所以厌氧氨氧化技术(红菌技术)就是一个刚需。
 
  大胆预测,厌氧+厌氧氨氧化的组合工艺会越来越多的用在工业污水处理领域,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厌氧颗粒污泥和红菌最多的国家!
 
  4 绿色甲醇发展带来的未知增量
 
  环保治理领域以外,节能、低碳领域肯定会带来新的未知增量需求。当我们还没看清发展方向的时候,绿色甲醇、生物质制氢等新型领域的建设项目投资已经超过了5000亿元以上。
 
  根据2024年8月的统计,全国绿色甲醇项目已披露投资额超4300亿元,若包含未公开项目及后续新增投资,总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元。
 
  而2025年1-3月,全国绿色甲醇产业共有39个项目取得进展,总投资约820亿元,涉及绿色甲醇产能约815万吨/年。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出台政策推动“绿电-绿氢-绿醇”产业链发展,明确甲醇加注纳入绿色交通基建规划。
 
  除了政策推动,还有国外的业务需求,例如金风科技与马士基签署50万吨长期采购协议,推动绿色甲醇成为国际船燃替代选项,发布生物甲醇现货价格5946元/吨(约820美元/吨),为全球航运业提供稳定供应。
 
  绿色甲醇主流技术包括风电/光伏制氢耦合生物质气化、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等。例如,金风科技项目结合风电制氢与玉米秸秆生物质,一碳能源项目利用煤矸石和液态阳光技术。这样一来,原来需要焚烧的秸秆摇身一变成了价值5946元/吨绿色甲醇的原材料,这不仅仅解决焚烧秸秆的难题,还助推了很多厌氧发酵企业的业务壮大。
 
  作为环保企业,我们虽然还看不懂节能领域的发展需求,但是如此大规模的项目建设和央企国企投资,难道不正是环保企业的机会吗?
 
  总之,面对环保市场的低谷期,唯有保持积极乐观,坦然面对这种规律,并把企业的专注力集中到创新和技术升级上,才能做出效果更好、更便宜、更好用的产品,从而“熬”过低谷期!
 
  原标题:存量时期四大环保需求,活下去就靠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