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截止!最后3天填报!附排污许可管理主要执法事项‍‍‍汇总

  • 即将截止!最后3天填报!附排污许可管理主要执法事项‍‍‍汇总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行业要闻
  7月15日前,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关于执行报告内容和频次的要求,编制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填报、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并公开,时间即将截止,提醒相关企业请务必注意!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第三十七条: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关于执行报告内容和频次的要求,编制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包括年度执行报告和季度执行报告。排污单位应当每年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填报、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并公开。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22条“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内容、频次和时间要求,向审批部门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如实报告污染物排放行为、排放浓度、排放量等。”第37条规定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的排污单位,处每次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那么是所有企业都必须提交执行报告吗?
 
  注意事项:
 
  1、对于持证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年度,报告周期为当年全年(自然年) ;
 
  2、对于持证不足三个月的年度,当年可不提交年度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下一年度执行报告;
 
  3、对于持证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年度,报告周期为当季度;
 
  4、持证时间不足一个月的季度,当季可不提交年度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下一季度执行报告。
 
  5、对于持证时间超过十日的月份,报告周期为当月全月(自然月) ;对于持证时间不足十日的月份,该报告周期内可不提交月度执行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纳入下一月度执行报告。
 
  排污单位应对提交的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中各项内容和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并洎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应自觉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管和社会公众监督,如提交的内容和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应积极配合调查,并依法接受处罚。
 
  执行报告小知识
 
  1.执行报告分为:年度执行报告、季度执行报告、月度执行报告。
 
  2.企业应提交哪些执行报告,都在排污许可证副本里予以载明。
 
  3.一般来讲,各类型执行报告提交的时间如下:
 
  年度执行报告—次年1月15日前
 
  季度执行报告—4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前
 
  月度执行报告—次月15日前
 
  注:
 
  持证不足10天的,无需提交当月月报;
 
  持证时间不足1个月的,无需提交当季季报;
 
  每年3月、6月、9月、12月月报和第四季度执行报告可不单独提交,并入当季季报和当年年报。
 
  排污单位应确保提交的执行报告填报完整、真实和合规。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发生停产的,排污单位应当在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中如实报告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并说明原因。
 
  多省开展执法检查
 
  今年,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排污许可执法监管的指导意见》。在执法监管层面,《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清单式执法检查”,将推行以排污许可证载明事项为重点的清单式执法检查。
 
  到2023年年底,重点行业实施排污许可清单式执法检查,排污许可日常管理、环境监测、执法监管有效联动,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体系基本形成。
 
  到2025年年底,排污许可清单式执法检查全覆盖,排污许可执法监管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体系全面建立。
 
  目前,多个省份相继开展执法行动。
 
  河北省:
 
  积极推进排污许可审查工作,抽查式开展排污许可核查执法工作
 
  主要针对公司排污许可证副本填报的水、气、固废的排放口设置,排放许可限值以及排污单位基本信息等情况与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核查。重点核对了企业生产原辅材料及主副产品以及近期新建工程环保手续等资料。深入现场关注对危废及在线监测数据进行核查,核对相关台账,确认台帐数量与排污许可证填报内容一致。强调排污单位必须依法持证排污、按证排污,建立排污许可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责任事项,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完善污染防治措施,正常运行自动监测设施,提高自行监测质量。
 
  江西省:
 
  开展三个月排污许可专项执法检查暨实战练兵竞赛比武
 
  从5月初持续到7月底,为期三个月。将主要围绕排污单位的持证排污、按证排污、排污管理情况和台账记录及报告执行情况等,重点检查排污单位是否存在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伪造或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等情况。
 
  陕西省:
 
  开展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交叉执法,四个专项检查组深入企业帮扶指导
 
  通过现场普法入企,规范企业排污行为,强化排污者责任,推动“一证式”管理,在陕西省已基本形成全省按证排污、依证监管的氛围和建立“一盘棋、一条链、一把尺、一张网”排污许可工作机制。
 
  山东省:
 
  下发排污许可执法检查清单,结合标签设定抽查形成检查对象清单。
 
  根据排污许可证载明事项梳理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排污单位的基本情况、排放口建设情况、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排污情况、自行监测情况、环境管理台账建立和记录情况、执行报告情况、信息公开情况、环境风险防控情况和其他环境管理要求落实情况等。
 
  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等行为的行政处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一条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也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应当明确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总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前款规定的废水、污水。
 
  第八十三条第一项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水污染物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十九条 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本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集中供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运营单位以及其他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第九十九条第一项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六条 排放工业噪声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降低噪声,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填报排污登记表。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不得无排污许可证排放工业噪声,并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进行噪声污染防治。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排放工业噪声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三十九条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供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有关资料,以及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促进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并执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一百零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或者关闭。
 
  5.《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二条第一款 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第十四条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排污单位需要继续排放污染物的,应当于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审批部门提出申请。审批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延续,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延续并书面说明理由。
 
  排污单位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审批部门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十五条 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排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一)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
 
  (二)生产经营场所、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发生变化;
 
  (三)污染物排放口数量或者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量、排放浓度增加。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一)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二)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或者延续申请未经批准排放污染物;
 
  (三)被依法撤销、注销、吊销排污许可证后排放污染物;
 
  (四)依法应当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未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
 
  对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的行政处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一条 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也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应当明确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总量和排放去向等要求。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前款规定的废水、污水。
 
  2.《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第二款  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第三十四条第一项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一)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
 
  对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行政处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四十二条第四款  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九条 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三)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条第二款  禁止通过偷排、篡改或者伪造监测数据、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应急排放通道、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
 
  第九十九条第三项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三)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4.《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第二款  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第十九条第二款 排污单位应当对自行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得篡改、伪造。
 
  第三十四条第二项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二)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对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控制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行政处罚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第二款  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第三十五条第一项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
 
  (一)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控制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对特殊时段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停止或者限制排放污染物的行政处罚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第二款  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第三十五条第二项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
 
  (二)特殊时段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停止或者限制排放污染物。
 
  对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数量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等行为的行政处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六条 禁止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和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
 
  第一百条第一项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一)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设施或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
 
  2.《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第二款  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第十八条第二款 污染物排放口位置和数量、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应当与排污许可证规定相符。
 
  第十九条第一款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原始监测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第二十条 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安装、使用、维护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排污单位发现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的,应当及时报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并进行检查、修复。
 
  第二十三条第一款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如实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一)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数量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
 
  (二)污染物排放方式或者排放去向不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
 
  (三)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改变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
 
  (四)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安装、使用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或者未保证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正常运行;
 
  (五)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自行监测;
 
  (六)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七)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
 
  (八)发现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或者污染物排放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异常情况不报告;
 
  (九)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控制污染物排放要求的行为。
 
  对未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等行为的行政处罚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二十一条第一款 排污单位应当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格式、内容和频次,如实记录主要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环境管理台账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第二十二条第一款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内容、频次和时间要求,向审批部门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如实报告污染物排放行为、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每次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一)未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或者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记录;
 
  (二)未如实记录主要生产设施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或者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
 
  (三)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
 
  (四)未如实报告污染物排放行为或者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
 
  对拒不改正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的行政处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五十九条第一款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第二款  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
 
  2.《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三十八条 排污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复查,发现其继续实施该违法行为或者拒绝、阻挠复查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按日连续处罚。
 
  对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行政处罚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二十六条第一款 排污单位应当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如实反映情况,并按照要求提供排污许可证、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自行监测数据等相关材料。
 
  第三十九条 排污单位拒不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六十九条第二款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
 
  第三款 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第七十九条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四十条 排污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由审批部门依法撤销其排污许可证,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排污许可证。
 
  对伪造、变造、转让排污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二十六条第二款  禁止伪造、变造、转让排污许可证。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伪造、变造、转让排污许可证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没收相关证件或者吊销排污许可证,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排污许可证。
 
  对接受审批部门委托的排污许可技术机构弄虚作假的行政处罚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十条第二款  审批部门可以组织技术机构对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进行技术评估,并承担相应费用。
 
  第三款  技术机构应当对其提出的技术评估意见负责,不得向排污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接受审批部门委托的排污许可技术机构弄虚作假的,由审批部门解除委托关系,将相关信息记入其信用记录,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公布,同时纳入国家有关信用信息系统向社会公布;情节严重的,禁止从事排污许可技术服务。
 
  对未依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规定填报排污信息的行政处罚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第三款  需要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填报基本信息、污染物排放去向、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信息;填报的信息发生变动的,应当自发生变动之日起20日内进行变更填报。
 
  第四十三条 需要填报排污登记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填报排污信息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原标题:即将截至!最后3天填报!附排污许可管理主要执法事项‍‍‍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