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各地政策
近日,为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按照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对标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结合浙江省实际,浙江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目标到2025年,所有设区市及60%的县(市、区)通过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评估。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无害化处置得到有效保障、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方案》遵循系统治理、多跨协同、聚焦短板、除险保安、数字赋能、整体智治、社会共治、普惠共享的基本原则,围绕“八个坚持、八个提升”一系利任务贯彻施行。
一是坚持减量化,提升源头治理能力。
在工业固废上开展产生强度核算传导源头减量压力,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园区”与“无废工厂”“无废园区”“无废集团”建设,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协同作用,全省工业固废产生强度实现负增长。在生活垃圾上重点抓好禁塑限塑、绿色物流,力争快递物流业废弃包装物零增长。在建筑垃圾上争取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比例要达到35%,遏制建筑垃圾过快增长势头。
二是坚持资源化,提升综合利用能力。
在工业固废领域打造1个以上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深化衢州市、台州市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在危险废物领域实施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攻坚行动,深化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点对点”利用试点,到2025年,全省危险废物填埋处置比例要从去年的15%下降到5%以内,达到欧盟水平。在建筑垃圾领域要求到2025年,综合利用率达到90%。
三是坚持无害化,提升安全处置能力。
要不断提升齐铝灰利用能力,动态补齐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结构性缺口。设区市建筑垃圾产消能力基本平衡。对标“排放清洁、技术先进、外观美丽、管理规范”要求,到2025年,50%以上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完成提档升级,培育打造10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领跑企业。开展固废堆场治理,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行动,改造提升一批生活垃圾中转和焚烧设施,推进存量建筑垃圾堆场排查和整治。
四是坚持体系化,提升收集运输能力。
危险废物收运体系要实现小微企业动态全覆盖。推动一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和再生资源收运“三网融合”,统一收运体系覆盖所有县(市、区),实现精准化源头分类、专业化二次分拣、智能化高效清运、最大化资源利用。加快构建动物医疗废物收运体系,扩大废旧农膜、农药废弃包装物收运覆盖面。
五是坚持数字化,提升整体实战能力。
迭代“无废城市在线应用”,积极探索开发相关模型算法,强化物联感知,推广“浙固码”、“浙里净”模块,全面实行“产生赋码、转移扫码、处置消码”。加快应用生活垃圾闭环监管场景,建成建筑垃圾数字化监管场景。加快开发涉疫废物监管、废家电拆解等新模块,推动数字化治理全要素覆盖。
六是坚持精准化,提升执法监管能力。
建立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强化行刑联动、行刑共治,严厉打击涉固体废物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违法企业和个人在信用、税收、金融等方面的联合惩戒,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单位排污许可证核发。
七是坚持集成化,提升综合支撑能力。
修订浙江省固废污染防治条例,出台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等专项规划。加强废盐、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等技术研发应用,积极开展固体废物治理特别是资源化利用过程的碳减排量核算研究。落实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税收、价格、收费政策。在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加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力度。
八是坚持多元化,提升社会参与能力。
高标准打造“无废亚运”,将“无废城市”建设理念融入亚运会举办全程,为大型赛事“无废”建设探路树标。提升“无废细胞”品牌效应,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传播“无废理念”、厚植“无废文化”。
在保障措施上,《方案》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协调机制,坚持条抓块统,形成工作合力。认真编制方案建立目标、任务、项目和责任清单,列出时间表、画出作战图,落实落细举措,定期自查评估。严格考核评估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纳入美丽浙江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建设成效与财政奖补挂钩。
此外 ,《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管理规程》规范了“无废城市”建设的组织实施、市县申报、核查评估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指标和评估细则》明确了评估内容、指标体系、评分方法标准、适用范围和负责部门,并配套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
原标题:一图读懂 |《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