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各地政策
当前,节能减排理念已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各地“十四五”时期节能减排方案陆续出炉中,环保在线此前汇总了部分省份政策(点击热点话题:聚焦各地“十四五”节能减排政策查看)。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其环保政策也较受关注。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0%,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19.73万吨、0.98万吨、7.38万吨和4.99万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有力,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实施方案》提出12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其中,工业领域、交通物流、农业农村等领域的重点内容整理如下:
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以火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造纸、纺织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诊断,建立能效、污染物排放先进和落后清单,全面推进节能改造升级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2025年底前,全省钢铁企业按照国家要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十四五”时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0%。
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推动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养护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建设一批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完善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布局及服务设施,降低清洁能源用能成本。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城市新增、更新的公交车全部使用电动汽车或氢燃料电池车,各地市新增或更新的城市物流配送、轻型邮政快递、轻型环卫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80%以上。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铁路、水路大宗货物运输量较2020年大幅增长。
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大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以臭氧污染防治为核心,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到2025年,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清除。
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新建化学制浆、电镀、印染、鞣革等项目原则上入园集中管理。以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称“两高”项目)集聚度高的工业园区为重点,推动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能源梯级利用,开展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园区的应用。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供热、供电、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和处置,推进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推动涂装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电镀废水及特征污染物集中治理等“绿岛”项目建设。到2025年,建成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园区,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改进农业农村用能方式,完善农村电网建设,推进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规模化利用和生物质能清洁利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加快农用电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装备、节油渔船的推广应用。发展节能农业大棚,探索推进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的现代新型农房建设,加大存量农房节能改造指导力度。
拓展阅读:《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