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近年来,舟山市围绕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加大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绿色发展领域金融资源投入,全力支持全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壮大和高碳行业降碳减排。截至6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10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
一、强化政策引领,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支持机制
印发《推动我市绿色金融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细化实施4方面12条重点举措,定期对金融机构落实情况开展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和服务实体经济考评的重要参考。指导金融机构强化绿色信贷内部管理机制建设,如农业银行舟山分行将嵊泗支行列为绿色示范支行,目前嵊泗支行绿色贷款占比60%;建设银行舟山分行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和绿色金融转型发展团队,并争取到风电设备行业项目贷款审批权限下放至一级分行。
二、聚焦“风光倍增”,持续加大绿色信贷资源投入
加大“风光倍增工程”信贷投入,2021年市内主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风电项目贷款57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低至4.1%;积极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指导中国银行舟山市分行为国能舟山三期清洁煤电项目新增授信15亿元,为浙能六横电厂二期清洁煤电项目上报授信申请20亿元。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中心支行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部门梳理碳减排项目26个,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银项对接,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性银行在舟分支机构运用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为5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15.7亿元,金额居全省前列。
三、畅通银租渠道,满足“双碳”领域多元化融资需求
积极指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如,岱山农商行为2家企业发放排污权抵押贷款40万元;普陀农商银行推出绿色渔业专项融资产品“绿舟贷”,今年以来累计满足玻璃钢渔船建造资金需求1160万元。强化绿色融资租赁业务发展。如,建设银行舟山分行联动建信金租为大洋山“渔光互补”太阳能发电项目提供不动产售后回租融资租赁3亿元;浙银租赁深耕绿色船舶领域节能散货船融资租赁业务,今年以来累计投放3.94亿元。
原标题:舟山市“三维度”助力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