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GF观点 | UNEP《2022排放差距报告》解析

  • IIGF观点 | UNEP《2022排放差距报告》解析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行业要闻
  202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格拉斯哥召开,部分国家提交了更新后的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NDCs),但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巴黎协定》中将升温控制在2°C的目标还远远不够。2022年10月2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2022排放差距报告》(下称“《报告》”),总结了COP26以来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展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减排的实现。考虑到目前的排放差距,预计COP27沙姆沙伊赫气候变化大会将会继续聚焦于推动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提升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本文将总结《2022排放差距报告》的主要内容,并由此结合COP27对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展望。
 
  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展严重不足
 
  自1990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以平均0.17°F/10年的速度增长,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热浪、极端干旱、洪涝、飓风等气候灾害频发,给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造成了无法忽视的影响[1]。
 
  (一)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概览
 
  根据《报告》的数据,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排放,LULUCF)总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按照每十年的排放情况来看——1990年全球共有38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到2000年的420亿吨,2010年的510亿吨,再到2020年的540亿吨。2021年,在不包括LULUCF的基础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初步估计为52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尽管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0年至2019年期间1.1%的年均增长率低于2000至2009年2.6%的年均增长率,但过去十年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有史以来最高的。
 
  分部门来看,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主要分为能源供应,工业,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变化(AFOLU),运输,建筑中的直接能源使用等五个经济部门。2020年,能源部门、工业部门、AFOLU、交通和建筑分别贡献了37%、26%、18%、14%和5.7%的总排放量,其中能源和工业部门的排放量占比超过一半。分国家来看,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和国际运输等八个主要排放单位占据了2020年全球总排放的55%以上,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占据总排放量的75%。从累计排放看,1850年至2019年间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包括LULUCF)占比从大到小依次是——美国占据25%,欧盟占据17%,中国占据13%,俄罗斯联邦占据7%,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分别占3%和1%。
 
  (二) 从NDC和长期气候承诺看应对气候变化进展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21年10月在格拉斯哥召开,会议通过了《格拉斯哥气候公约》,鼓励各缔约方重新审视并强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推进净零排放进程。截止COP26会议,152个《巴黎协定》的缔约方提交了更新的NDCs,而到2022年9月23日,该数字增加至166个。其中,88个缔约方通过法律、类似NDC的政策文件、长期战略、高级别的政府公告等方式提供了净零排放承诺。
 
  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36%的43个NDC属于基准年目标,即排放量相对于固定的历史水平随时间减少,该数据相较于34个初始NDC是显著提高的。相较于之前的NDC的覆盖范围,目前95个NDC拥有更广的经济覆盖范围,包含所有部门,占据55%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指出,相较于最初的NDC,全面实施所有更新的NDC预计到2030年将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每年减少约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自COP26会议召开以来取得的进展相当于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左右的减排。由于美国通胀法案的发布,二十国集团在当前政策情境下到2030年的排放总量预测将比2021年的预测数据少1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在兑现减排承诺方面不及预期,即按照目前政策情境的预测排放量和NDC中的预测排放量有一定差距。如表1所示,在现有的政策情境下到2030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预计是58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520-6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该数据和实现无条件的NDCs[2]产生排放量的差距为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和实现有条件的NDCs[3]的排放差距是60吨二氧化碳当量。
 
  (三) 排放差距
 
  排放差距指的是全面实施NDC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和为实现《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即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2°C)的最低成本途径产生的总排放量之间的差距。一方面,各国能否如期实现净零排放承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存在排放差距,即使如期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1.5°C基本上也无法实现,亟需进一步提升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表1 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不同情景下的预计排放差距
 
 

IIGF观点 | UNEP《2022排放差距报告》解析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22). Emissions Gap Report 2022.

 
  如上表所示,在目前的政策情境下,为了实现1.5°C、1.8°C 、2°C的目标,到2030年预计存在250亿吨、230亿吨、17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差距。和全面实施无条件的NDCs相比,全面实施有条件的NDCs到2030年的预计排放差距少了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由于对于1.5°C情境的更新,本报告中针对无条件全面实施NDCs到2030年的排放差距数据相较于《2021年排放差距报告》中的数值少了约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显而易见,全面落实NDC和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
 
  从结果来看,在目前的政策情境下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预计本世纪末全球变暖有66%的可能性将达到2.8°C(范围:1.9-3.3°C);即使无条件的NDCs和有条件的NDCs都实现了,气温升幅也只是分别降低到2.6°C和2.4°C,可能性为66%。为了实现到2030年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2°C以下,在当前的政策情境下需要实现30%的温室气体减排,实现1.5°C的目标需要45%的减排力度。而如此之大的排放差距需要在短短八年内得到解决,因此各国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积极寻找社会转型的方案,促进重点排放部门的系统性改革,进一步缩小排放差距,增大《巴黎协定》长期气候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二、大规模、系统性改革迫在眉睫
 
  (一) 电力供应、工业、运输和建筑等重点排放部门亟待转型
 
  考虑到存在较大排放差距的现实情况,碳排放高的重点行业和部门,包括电力供应、工业、运输和建设,迫切需要大规模和系统性的转型升级。在战略规划层面,避免由于设定高碳、高排放的发展路径而导致的化石燃料密集型基础设施的新建,完善顶层设计,推动零碳技术、市场结构和公正转型的规划,为转型发展提供制度和政策支持,为长期减排和转型的实现打好基础。同时,将低碳的观念融入文化,培养对低碳产品的偏好习惯,鼓励不同利益方参与到改革中,促使群体利益与改革、转型的绑定。
 
  1、电力供应部门
 
  在电力供应方面,要大力推动零碳发电在发电中的份额,促进其占比在2030年达到65%到92%;逐步淘汰煤炭和天然气发电,避免建立新的化石燃料设施和提供化石燃料补贴,目前仍旧处于上升趋势中的天然气发电份额需要快速调整,实现到2030年降至17%,才有可能在2040至2050年逐步淘汰天然气发电;通过激励政策、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要逐步建立新的电网系统,推动依靠可再生能源的脱碳电力系统的构建;提高能源的可及性,促进公平转型的实现。
 

IIGF观点 | UNEP《2022排放差距报告》解析

图1 不同主体关于加快电力供应转型所采取的行动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22). Emissions Gap Report 2022.
 
  2、工业部门
 
  当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工业部门是全球排放最大的贡献者。针对工业部门的转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工业的电气化,提高电力在工业最终能源需求中的份额;全面降低水泥和钢铁生产的需求以及碳强度;大力推动绿色氢能生产能力的提高;提高材料效率、能源效率和二氧化碳中性材料的使用率;减少材料浪费,促进循环材料的使用。
 
  综合来看,一方面在供给端提高现有材料、能源等的使用效率,发展绿色氢能、零碳基础材料、可循环材料等,另一方面在需求端降低对于水泥、钢铁等高碳产品的需求。
 
  3、运输部门
 
  交通作为另一大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球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4,而促进交通系统的转型依靠多方力量的推动。从具体措施来看,政府可以考虑在未来推动零排放汽车的销售,制定法规和财政政策支持航空和海洋部门向100%低碳燃料的过渡,调整税收和定价方案支持环境目标的实现,投资建设零排放交通基础设施;企业可以促进零排放运输的实现,减少业务差旅;私人资本可以投资零排放的交通运输设施,促进零排放的飞机、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发展;公民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零排放车辆,实现绿色出行。
 
  4、建筑部门
 
  建筑部门的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和热消耗的间接排放,间接排放量自1990年以来几乎翻了一番。从建筑部门削减排放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减少多余的建筑面积,从而减少建筑材料和能源的使用;降低建筑物的能源强度,优化建筑外壳,零排放加热和冷却技术的使用;降低建筑能源使用的排放强度,促进从化石能源向清洁电力的转变;减少建筑排放,提高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率并降低这些材料的排放强度。
 
  (二) 粮食系统转型必不可少
 
  粮食系统是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如土地利用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淡水资源枯竭等。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增高,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全球性危机频发,粮食系统被破坏,粮食成本增加,饮食健康风险和粮食安全危机亟待解决。
 
  目前,粮食系统每年产生约18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其中,39%来源于农业生产,32%来源于土地利用的变化,29%来源于供应链活动。《报告》指出即使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量大幅度减少,粮食系统产生的排放也有可能阻碍长期气候目标的实现,因此粮食系统转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报告》从四个角度提出措施建议——从需求侧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食物浪费;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农业毁林和农用地退化;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改变动物饲料的成分,实现更好的稻米管理、更好的肥料管理作物,以及改进营养管理;促进食品供应链的脱碳,包括零售、运输、燃料使用、工业过程、废物管理和包装等环节。
 
  (三) 调整金融体系赋予社会转型以强大动力
 
  金融资本的支持是促进系统性、大规模变革的基础,也是工业、能源、运输等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部门实现转型的强大推动力。然而,金融部门历来为温室气体密集型资产提供资金,包括钢铁、化工、建筑等高耗能行业。从具体数据看,在欧盟50家最大银行的股权投资组合中,4-13%直接投资于化石燃料行业。根据测算,从目前依赖化石燃料的经济体向低碳经济体的过渡需要每年约4-6亿美元的投资,然而如何引导资金投入转型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为促进将升温控制在1.5°C以下的金融体系的形成,《报告》提出了6种方法:
 
  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针对特殊需求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如《欧盟企业可持续性报告指令》(European Union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中关于企业的排放量和预计的气候变化风险的强制性指令。
 
  引入碳定价。一方面,通过碳税的实施,增加化石燃料行业的成本,引导投资者关注低碳行业和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推动重点排放部门的减排和低碳化转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到2030年全球平均碳价应该达到每吨75美元左右,碳价高级委员会(the High-Level Commission on Carbon Prices)认为碳价只有在50至100美元每吨才能实现1.5°C和2°C的气候目标。
 
  调整金融行为。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风险厌恶和羊群效应等市场自有缺陷可能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发挥政府的“有形的手”的作用,通过公共政策干预、税收、财政支出、监管等方式推动市场的有效运转。
 
  推动形成新产品市场。通过金融和产品的市场法规、税收、财政补贴等政策推动创新,催生低碳技术的新产品市场,取代旧的、低效的化石燃料技术。工业化国家可以支持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市场,鼓励多边开发银行转移资金流、刺激创新、帮助制定温室气体核算和气候风险披露等标准,推动新产品市场的加速发展。
 
  动员中央银行。2017年12月,8家央行和监管机构建立了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Central Banks and Supervisors 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目前已发展到116名成员。央行往往拥有各种各样的工具促进金融体系的转型,比如制定过渡路径、要求商业银行制定科学的净零目标并实施。
 
  建立气候俱乐部。相比于全球气候协议,气候俱乐部作为一部分有影响力的合作国家之间共享信息的组织,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可以发挥高效协调的优势,有效促进资金流动,也可以通过可信的金融承诺手段,如跨境资金流动的主权担保,来改变政策规范和融资进程。
 
  三、对于未来进一步提升减排力度的展望
 
  根据《2022排放差距报告》所指出的问题和建议,本文结合近期召开的COP27沙姆沙伊赫气候变化大会进行一定展望:
 
  《报告》指出,COP26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落后的进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巴黎协定》提出的1.5摄氏度的气候目标的“破产”,即使各国按期实现NDC目标,这也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而COP27沙姆沙伊赫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进行时,因此,期待各国能够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意识到目前存在巨大的排放差距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抓紧时间落实减排措施。考虑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严重滞后的进程,期望发达国家能够在COP27上提出更有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积极实施气候减缓和适应项目,齐心协力弥补现存的排放差距。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要积极主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落实科学有效的支持举措。200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COP15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达国家曾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后来2015年的COP21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将该目标延长至2025年。然而,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直至2020年,即使在纳入私人资金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总额也只有833亿美元,距离1000亿的目标尚有不小的差距。2021年,在COP26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上,95%的气候资金供给方提出预计最晚于2023年实现1000亿美元目标并推动资金保持增长的趋势直至2025年。因此,期待通过本次COP27会议推动发达国家于2023年前兑现1000亿美元的承诺,加快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的落实进程。
 
  [1]EPA.https://www.epa.gov/climate-indicators/climate-change-indicators-us-and-global-temperature
 
  [2] 注:无条件的NDC指的是在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3] 注:有条件的NDC指的是建立在获得资金、技术支持或是满足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原标题:IIGF观点 | UNEP《2022排放差距报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