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明星企业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不息的九曲黄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作为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生态屏障区,黄河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战略意义。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 2023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保护法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污染防治等方面做出重要指示。建工修复近年来积极投身 " 黄河大保护 ",在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保护黄河的碧水清流做出贡献。
青海:布局危废 助力源头活水清如许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既是黄河的源头区,也是干流区。在青海,建工修复积极布局危废处置产业链,通过投资华昱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全面提升含油污泥协同处置能力。
华昱公司配备先进的处置系统,以热相分离技术、热解处理技术、热化学清洗技术为基础,针对性制定工艺路线,实现落地油泥、清罐油泥、油污土壤等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让“三江之源”青海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助力源头活水永葆丰沛纯净。
甘肃:协同共治 守护碧水清波润陇原
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肃。黄河的两进两出使甘肃成为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重任在肩。在这里,建工修复与省生态环境规划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甘肃省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围绕生态健康预警评估、建立修复标准体系、打造信息共享平台、研发共性和关键技术、建设智库队伍五大重点任务,积极探索适宜黄河上游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以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为目标,为区域重大生态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建立黄河上游自然生态的监管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指标和预警体系,研发和推广高寒区生态保护及修复技术方法,提高生态修复效率和技术供给的有效性,提升黄河生态保护修复领域核心竞争力。
山西:减污扩绿 推动黄河之魂绿三晋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中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从省会太原穿城而过。建工修复积极参与当地绿色转型、生态治理和污染防治工作,实施了太原原煤气化厂区土壤污染修复治理项目。
承接项目后,建工修复采取了分类施策的技术路线,用科学方式解决了工业污染场地再利用的难题。目前,多处地块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完成进入开发阶段,一个宜居、宜商、宜业的都市新区即将铺就。此外,建工修复还积极参与山西绿色发展,支持山西省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助力大同能源革命和科技创新,在运城成功实施全国代表性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夏县白沙河水库水源地保护项目,在清徐县开展入汾口潜流湿地净化工程项目,在晋源区实施冶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综合治理工程挖方堆土修复项目。
河南:生态治理 促进华夏中原享安澜
作为重大战略首倡地,千年治黄主战场,河南按照黄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统筹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因地制宜推进流域生态建设。在河南,建工修复实施了灵宝市弘农涧河含重金属底泥无害化处理处置项目。
弘农涧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灵宝市南部山区,全长88公里,沿岸分布着数十家工业企业,多年的采矿冶炼及工业生产,使弘农涧河河道内沉积大量含重金属底泥,水体重金属超标,并对下游黄河干流构成污染风险。建工修复通过因地制宜和系统性干预手段,对含重金属底泥、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安全处置,实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该项目是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的重大民生工程,对于改善黄河中下游水体环境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山东:清理固废 共绘水流花片一路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经过5464公里的漫长征程,九曲十八弯的黄河一路奔腾向东,最终由山东汇入大海。在同属黄河流域的小清河旁,建工修复实施了甄庙村固体废物简易堆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建工修复充分整合资源,发挥技术优势,结合当地实际和应急项目特点,统筹考虑污染防控、垃圾去向、生态修复、工期成本等因素,采取了具有针对性和经济性的整治方案,处置场地内的医疗垃圾、工业固废、生活建筑垃圾,有效助推了黄河流域的“清废行动”。如今整治完成的坑塘成了景观水体公园,水面上荷花、蓬草、芦苇迎风飘扬。
保护黄河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未来,建工修复将继续担负国企责任,积极响应国家保护黄河相关政策,以实际行动助力黄河生态保护,围绕 "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目标要求,立足企业优势,切实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原标题:建“证”美丽中国丨生态保护 黄河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