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宁波江北区积极探索“无废城市”建设新路径,以慈城镇为试点在全市首创以镇(街道)为单位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落实、高标准推进,奋力打造“无废城镇”建设江北样板。
一、系统化谋划,做优做精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无废城市”建设要求,编制出台《江北区“无废城镇(街道)”创建考核办法》,结合固体废物管理现状,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系统谋划并制定《慈城镇“无废城镇”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构建“党委挂帅、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无废城镇”建设工作体系。
二、全面化推进,做新做实工作模式。
由村委会出面向第三方机构购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服务,开启企业“半价团购”模式,加快扩大小微企业收运覆盖面。目前,慈城镇共21个村134家小微企业签订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团购处置合同325份,一般工业固废和小微产废企业危废收运体系覆盖面均达到100%。积极谋划建设多类固体废物分类处理中心,固体废物处理总能力达30万吨/年。
三、精准化运行,做深做细常态工作。
建立联村联社问题发现机制,借力“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系统,全面实施“数字赋能+人工管理”乡村垃圾分类,创新生活垃圾智能化管理新模式,形成网格监管全覆盖、常态监管无漏洞格局,村(镇)网格化巡查队伍覆盖率达100%。同时每月通过“打擂台”方式,形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创建氛围。目前,已完成创建“无废工厂”、“无废景区”、“无废博物馆”等多类型“无废细胞”15家。
原标题:宁波市江北区不断激活“无废细胞”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