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行业要闻
2023年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来了,今年的主题定为“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修复湿地。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据统计,我国2022年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8处,包括北京延庆野鸭湖、黑龙江大兴安岭九曲十八弯、江苏淮安白马湖等,总数已达82处,面积有764.7万公顷,位居世界第四。而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湿地保护形势,国家湿地公园的总数目前也已超900个,遍布于全国31个省(区、市),总面积达360万公顷。
湿地,人类重要财富的组成之一,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地球之肾”,净化空气、调节水分、净化水流等都是它的关键“技能”。保护与修复湿地,应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当前,我国面向湿地的保护修复工作持续推进。
仅2022年,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生态系统制定发布的《湿地保护法》启动施行,适用于在中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湿地保护、利用、修复及相关管理活动;《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印发,并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科学修复退化湿地,红树林规模增加、质量提升等具体目标;山西、陕西、贵州三省将湿地保护条例纳入2022年立法计划。此外,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均已形成地方性的《湿地保护条例》,纷纷为湿地保护修复“立下规矩”。
面对“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建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也于此前进行了详细回复。复文显示,未来,国家林草局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政策制度、推进生态修复与补偿、建立湿地保护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在湿地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稳步加强湿地保护工作。
在2月2日这一天,湿地保护与修复被再度“加热”,而我们更希望看到,湿地保护与修复将会一直是大众的关注点,人们也为此做出相应的努力,只有如此,湿地才能更有效开展保护修复工作,尝试“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