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行业要闻
2023年春节,大家的朋友圈都被电影《流浪地球2》刷爆啦!这部国产科幻灾难大片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脑洞,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遭受灭顶之灾,当每天稳定释放着光和热的太阳开始变成一颗不受控制的定时炸弹,人类又该何去何从?小编在观看影片时,除了赞叹国产大片的崛起,更深深感到地球家园的珍贵,思考影片折射的环境问题。
电影讲述的太阳氦闪带来的危机尚且遥远,当下我们要担心的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因为当地球变得不再适合生存,人类究竟能否在光年之外找到另外一个恒星家园的确是一个未知数。影片中展示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物种灭绝、地表满目疮痍的末日画面,警醒着我们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关注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建设好、保护好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是当下的我们不需要“MOSS”计算也可以得出来的唯一选择。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活动导致地球温度异常快速上升,进一步导致全球变暖,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灾害增多、荒漠化和海洋酸化……
影片中的灾难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迫在眉睫的威胁和挑战。为了限制全球变暖的危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重大挑战,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并明确指出: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2019年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表的年度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以来全球气温较工业革命前均温高出1.1摄氏度。可以说,留给人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必须要采取更切实的行动。
正如影片中所说,“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在这一背景下,2020年,中国向世界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目前工业化、城镇化等进程远未结束,将近一半以上的城市第二产业占比超过50%,且主要以高耗能高碳排放的建材、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为主。在此条件下,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手段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快速缩短达峰时间和降低达峰峰值,另一方面又要在这一过程中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特别要保证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粮食安全。这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的雄心和力度,也无疑是场硬仗。
2020年至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双碳”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有序推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启动全国碳市场。在全社会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鼓励绿色消费。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保持“双增长”,已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加最多的国家。
影片中,人类将用2500年、100代人的时间逃离太阳系、到达比邻星,展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的愚公移山和铁杵磨针的坚韧精神。同样,“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代生态环保铁军的持续努力,也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所有人同呼吸、共命运,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做旁观者、局外人。
因此,“双碳”目标的实现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日常工作生活尽量做到:空调夏季制冷温度设置不低于26℃,冬季制热温度设置不高于18℃;做好垃圾减量,提倡无纸化办公,文件双面打印,实行“光盘行动”,贯彻“禁塑令”,最大限度减少塑料用品使用,出门自带水杯,拒绝一次性餐具,拒绝过度包装的产品,拒绝过度消费;管好水电开关,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减少人工照明,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灯,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电器设备使用选择节能模式,离开时及时关闭电源;使用节水型器具,管好水龙头,防止“跑、冒、滴、漏”等等。
只有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工作生活方式,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才能够真正让地球不再“流浪”、人类不再“流浪”。
就这个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或参与讨论↓↓↓
主管|东莞市生态环境局
主办|东莞市环保宣传教育中心
撰稿|余淑贤
原标题:《流浪地球2》刷屏朋友圈!背后的环境问题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