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义乌市激活绿色动能 全力打造绿水经济新样板

  • 金华义乌市激活绿色动能 全力打造绿水经济新样板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近年来,义乌市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共生治理,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迭代,谱写新时代治水兴城新篇章。2017年以来,该市地表水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稳定达Ⅲ类,出境水好于入境水,连续六年捧得“大禹鼎”,连续五年获评“美丽浙江”建设工作优秀县(市、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一、聚焦水尽其用,盘活用好每滴水
 
  一是“外引内扩”保障供给。全国首创跨区域水权交易,与周边县市开展2次水权交易,与浦江实现“义浦同城”跨区域同价供水。充分挖潜境内资源,实施水库增容工程,有序推进水厂提标扩容项目,大幅提高城乡供水能力。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3.5亿元,完成8座水厂新扩建项目,全市供水能力达64万吨/日。
 
  二是“次水尽用”节约水源。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域分质供水”,创新“1236”标准体系,即编制一个全域分质供水规划,聚焦城市有机更新和工业企业两大重点,建立“价格+信用+联动”三大体系,推进分质水厂建设、供水管网扩面等六项工程。目前截至,已建成全国首座光伏废水处理厂武德净水厂等4座分质水厂,处理能力达11万吨/日,年均可置换优质水资源2000万立方米,平均利用率居全省第一。
 
  三是“激活水系”改善环境。创新构建内河水系配送网络,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和义乌江原水,通过“引、提、净”等方式为城市内河提供生态用水。以全市“十库九溪”为基、水库为“根”、溪流河道为“藤”、池塘为“瓜”,“长藤结瓜”式实现水系互联互通,保障城市内河水系“清起来、活起来、美起来”。2013年以来,共计激活全市289处小微水体,为9条城市内河提供生态用水,总配水能力达44.5万吨/日。
 
  二、聚焦水岸同治,绿装扮靓每条河
 
  一是先试先行打造“污水零直排区”。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创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机制,建立一体化、等级化、信息化运维体系,打造“先试点—出标准—强建设—严验收—高质量建成”的最优链。今年6月,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园区企业治理主要做法入选生态环境部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地方治理典型案例进行全国推广。
 
  二是全线贯通网状生态廊道。以义乌江、南江为主廊道,6条县级以上支流为支廊道,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为辅廊道,串联25个特色小千峰万壑和100余个特色美丽乡村,形成融合性极强、经济性极强、开放性极强的网状生态廊道体系。2017年以来,累计投资565亿元,建成滨江绿道110公里,全线贯通30公里美丽城防,创建省级美丽河湖5条、水美乡镇7个、滨水产业带6条,建成15分钟亲水圈484个。
 
  三是一体推进全域数字治水。以全省第一批水利数字化改革试点为契机,按照“数字(治)五水、智慧(绘)绿水”理念打造“五水智治”体系,建设“五水智治”平台,整合11个涉水紧密单位,同步开展4个“智慧试点”建设。该市“节水在线”应用获评省水利厅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污水泵站(管网)安全管理”数字孪生应用实现全省推广。
 
  三、聚焦水城共生,激活发展每寸地
 
  一是全民参与节水护水爱水。明确23位县级河长、45位乡级河长、215位村级河长,共同担负主要河道的“管、治、保”工作,通过河长制信息化平台进行每日河道巡查反馈,确保巡河率、涉河问题处理率保持100%。选聘46位民间河长、31位“洋河长”、14位护水监督员,开放公众护水平台,全面强化对河道治理等方面的监督工作。截至目前,已有8.5万余名用户注册公众护水平台,累计处理上报问题5万余个。
 
  二是全力构建创新经济走廊。坚持“以水兴城”“以水兴业”,在城市南部建设水域面积达6平方公里的双江水利枢纽工程,引进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大“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等科研院校,推动双江湖科教园区初步成型,拓展形成160平方公里的现代都市区。在城市北部建设8平方公里的义乌植物园,串联3座水库和10条水系,打造“城市绿肺”,带动周边产业二次发展。
 
  三是全域打造亲水乐水平台。以美化滨江空间、营造都市客厅为主题,打造义乌江灯光亮化工程、江滨绿廊网红打卡地、中央滨水公园等核心景观和亲水平台。串联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形成280公里美丽乡村大环线,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亲水乐水平台,全面提升城乡空间环境品质。截至目前,该市美丽乡村精品线年均接待游客超50万人,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近亿元,成为绿色共富新引擎。
 
  原标题:金华义乌市激活绿色动能 全力打造绿水经济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