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市场行情
2022年对于全球碳市场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球经济逐渐在后疫情时代中复苏。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于2023年3月发布的《全球碳排放权交易:ICAP 2023年进展报告》,全球碳市场在多重挑战下展示了对外界冲击的弹性与韧性,在波动中稳步发展。本文将从能源危机下碳市场发展、2022年全球碳市场发展趋势总结(包括欧盟、韩国等代表性碳市场分析)等方面对全球碳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阐述,最终对碳市场的发展做出展望。
一、能源危机下的全球碳市场发展
在全球能源市场震荡加剧的大背景下,能源危机非但未削弱各国的减碳决心,反而促使各国政府就如何降低对油气资源的高度依赖、保证能源危机与气候政策的协调性展开思考。各国在加速脱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碳排放权交易成为有效的政策抓手。
在外部冲击频发时期,碳市场韧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2年,全球碳排放交易体系并未受到大规模冲击,总体趋于稳定的全球碳配额价格亦可展现出其应对外部冲击时具备较强的灵活性、抗压性及恢复性。在2022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特别是能源相关商品的价格指数在各交易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对比之下,配额价格指数变化幅度较小。从全球各碳排放交易体系配额价格数据分析,2022年,尽管多数体系配额价格动态略有波动,但整体价格体系稳定、成熟,2022年底碳价与2022年初基本持平。
图1 2022年全球碳市场配额价格动态
数据来源:ICAP 《全球碳排放权交易:ICAP 2023年进展报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整理
二、全球碳市场发展状况概述
随着相关机制的不断完善健全,全球碳市场在其所覆盖的政府层级、地域范围以及行业等方面逐步扩大,且收益在2022年继续刷新历史记录。
(一)从超国家到地方,碳市场在不同的政府层级稳定运营
全球碳市场的政府实施层级方面存在一定多样性及复杂性。首先,涉及运行碳市场的政府层级范围广泛,从城市、省/州、国家到超国家层级运行的碳市场均已存在。其次,在各层级下运行的碳市场亦存在一定交叉度。例如中国全国碳市场覆盖的地域范围包含北京、重庆等地方试点碳市场所覆盖的城市,然而其行业包含范围不同,全国碳市场仅纳入电力行业,而其他省市级试点则有不同部门的排放覆盖;从包含的控排企业来看,全国碳市场和试点碳市场没有重复,在全国碳市场履约的企业就不会再包含在试点碳市场之中。与2021年相比,全球新增2个国家级碳市场和1个州级碳市场,全球碳排放交易体系下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例与上年持平,均为17%。
图2 政府层级间运营的碳市场
数据来源:ICAP《全球碳排放权交易:ICAP 2023年进展报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整理
(二)全球碳市场收益屡创新高,2022年高达630亿美元
2022年的情况再一次证明了碳市场交易体系是为政府增加额外收入的有效来源。在收入总额方面,得益于配额价格的持续增长、拍卖机制的引入、配额拍卖比例的日益增长以及碳市场的不断扩展,2022年全年碳市场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30亿美元。自2008年以来,全球碳交易体系已筹集超过2240亿美元资金,其中该收入一半以上均为2021、2022年两年创造。作为全球成交量及成交额最大的碳交易体系,欧盟碳市场碳配额收入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全球募集资金的近65%均从欧盟碳市场产生。
碳市场的拍卖收入可为司法管辖区内政府带来附加收益,越来越多的政府倾向于将该笔资金用于资助包括能效提升、发展低碳交通,以及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气候项目,补贴支持新兴技术以及帮助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进一步发挥碳市场的关键作用,助力实现气候行动中的公正转型。
图3 全球碳配额收入总览
数据来源:ICAP《全球碳排放权交易:ICAP 2023年进展报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整理
(三)全球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地域范围上逐步扩展
与上年年度报告相比,今年全球碳排放交易体系在体系数量以及覆盖洲际范围均有增加:
1.奥地利、黑山和华盛顿州三地于2023年1月前启动碳市场:
奥地利:奥地利国家排放权交易机制(NEHG)于2022年10月正式启动。在2025年之前,奥地利采取30欧元/吨的固定的碳交易定价机制和灵活的总量控制机制,并计划将于2026年后引入拍卖机制。该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作为欧盟碳市场的有效补充,涵盖欧盟碳市场并未纳入交易体系的建筑和运输部门的排放。
华盛顿州:美国华盛顿州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的首个履约期于2023年1月开始,约覆盖该州70%的温室气体排放。该交易体系在涵盖行业范围等设计上与加利福尼亚总量和交易机制十分类似;且研究表明,在定价、配额分配方式等方面,参考加州机制对于华盛顿州来说是一项极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2.拉丁美洲和亚洲共13个国家地区处于计划实施或考虑实施碳市场机制状态,其中:
印度:印度议会于2022年通过了《2022年节能修正案》,该法案为印度碳市场建设提供法律基础。法案首次提出建立全国碳市场,集中各个行业的碳和环境信用交易,并计划于2023年7月开始引进自愿碳减排抵消机制,并将于2024年开始首个以碳排放强度为基础的履约周期。
3.非洲在碳市场建设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其中:
尼日利亚:尼日利亚作为非洲首个以碳排放交易体系助力缓解气候变化问题的国家,其行动举措代表了非洲在碳市场建设方面实现了大跨步质变。2022年8月,尼日利亚环境部部长宣布,该国已着手部署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相关工作,并致力于将其与2021年已通过的《气候变化法》协同发挥作用,共同助力实现国家气候目标。
图4 全球碳市场发展状况一览 数据来源:ICAP 《全球碳排放权交易:ICAP 2023年进展报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整理
(四)对全球代表性碳市场的分析
ICAP报告对全球16个正在运行的代表性碳市场进行多维度汇总,其以各碳市场涵盖所属管辖区总排放占比为X轴、2022年配额平均成交价为Y轴、各市场覆盖排放量为气泡大小,对2022年全球碳市场发展情况进行汇总。本文将选取图中欧盟、韩国两个典型碳市场进行2022年发展概况的说明。
图5全球代表性碳市场多维度总览图
数据来源:ICAP 《全球碳排放权交易:ICAP 2023年进展报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整理
1.欧盟碳市场:能源危机并未削弱其气候雄心,2022年欧盟碳市场稳中向好
整体来看,2022年全年,欧盟碳市场在波动中承压前行,欧盟平均碳价为81欧元/吨,相较于2021年涨势趋弱。首先,2022年初,法国核电预期产量的下降以及欧盟天然气储备量的降低均提升了市场对高碳能源的需求,这两起能源供需变动事件引起市场对碳配额的长期需求增加,碳价一度猛增突破95欧元/吨大关。另一方面,在地缘危机的影响下,气候政策的收紧趋势对碳价形成有力支撑。其次,2022年12月,欧洲议会和欧盟各国政府就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改革方案达成临时协议,协议内容包含对现有电力、工业及航空设置更为严格的排放上限、逐步取消工业部门免费碳配额、2028年计划引入覆盖建筑和道路运输的平行碳市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2号)等一系列措施。该举不仅体现欧盟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不断提升的气候雄心,助力实现2030年将碳减排量较1990年减少55%的气候目标,同时更增强了碳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图6 2022年欧盟碳市场价格走向(单位:欧元/吨)
数据来源:ICAP,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整理
2.韩国:较为宽松的机制设计影响了碳市场的减排效果
在全球范围内,韩国是行业及温室气体覆盖范围广泛的典型碳市场代表。在行业覆盖范围方面,将电力、工业、建筑、交通、国内航空以及废弃物行业纳入需履约行业;在温室气体覆盖范围方面,将CO2、CH4、N2O、PFCs、HFCs、SF6六大温室气体排放涵盖在内。得益于较为全面的行业和温室气体种类覆盖范围,韩国碳市场所覆盖的排放占本国总排放的74%;然而从减排效果来看,其实际情况并不理想。
韩国碳排放量水平在全球范围内排名靠前,2021年碳排放量居世界第八位,且自1990年来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2年1月25日,韩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更新其“2030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计划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18年减少40%,高于此前设定的26.3%的目标。然而从当前排放水平和效果来看,韩国减排效力并不理想。2021年,韩国碳排放量相比1990年增长146%,较2015年全国碳市场建立时增长16%,较2018年仅减少8%。
图7 1990-2021年韩国碳排放(百万吨)
数据来源:Our World in Data,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整理
相对宽松的碳市场机制是韩国减排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韩国碳市场的建立之初,对气候政策有话语权的政府组织倾向于采取行政管理手段而非碳交易机制来达到控排效果,而与政府组织联系紧密的代表性商业组织(如钢铁企业)并不支持气候相关政策的出台。在各方利益平衡下,具有较宽松的碳交易额度和可商议的企业减排目标的韩国碳市场由此形成。
从2022年碳价来看,波动下跌是韩国碳价的主要趋势,从年初的3.2万韩元/吨跌至1.32万韩元/吨,跌幅高达59%。在上半年的3月和6月,韩国碳市场分别经历了两次大幅下跌, 6月14日,2022年最低碳价出现,一度跌至1.21万韩元/吨。虽然2022年整体波动剧烈,但考虑到年底宣布收紧的气候目标,韩国碳市场碳价预计长期仍会呈现上涨趋势。
图8 2022年韩国碳市场价格走向(单位:韩元/吨)
数据来源:Our World in Data,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整理
三、碳市场发展展望
短期内,能源限制问题依然是全球碳市场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该因素对全球,特别是欧洲地区碳市场波及影响程度大概率取决于当地碳市场的韧性,及政府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协同关系的调节机制。
中长期内,预计全球碳市场呈现出广度、深度持续加强以及国际合作稳步发展的稳中向好形势。首先,国家、地区层面的碳市场建设和规划工作将稳步推进,在地域范围内持续扩大影响范围和程度。其次,各碳市场不断优化自身机制,表现在覆盖行业持续扩大、温室气体范围逐渐全面、免费配额比例分阶段降低、拍卖份额适时增加等方面。最后,预计发达国家将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地区帮扶力度,将碳市场收益用于援助受气候变化影响比较大的脆弱地区。
目前,中国全国碳市场覆盖下的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由于中国碳市场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需向相对成熟的全球典型碳市场汲取经验。覆盖行业和温室气体范围扩大以及配额有偿分配机制的引进等将成为中国碳交易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首先,建议中国借鉴发达国家碳市场设计经验,结合各地方试点的实践,分阶段、有步骤地扩大涵盖范围,将水泥、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尽快纳入全国碳市场。同时明确其纳入节点、纳入标准、覆盖气体范围、配额分配方法等,助力实现全行业减排的目标。其次,在制定全国碳市场有偿分配规则时,建议相关部门可借鉴欧盟、韩国等发达国家交易体系以及深圳、上海、湖北等地方交易试点的实践经验,针对不同控排主体的实际情况选取有效的有偿配额分配方式,明确其实施有偿分配的时间、比例,积极构建拍卖规则、拍卖平台,并对拍卖所得收入的用途进行规范指引。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不仅可以提升减排效果,又可将有偿收入补贴于高新技术、公正转型等方面的发展。
原标题:IIGF观点 | 2022年全球碳市场进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