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近年以来,新昌县坚持“生态兴县”战略不动摇,数字赋能、精准施策,坚决打好打赢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有力扭转了以往冬季和首季空气质量一贯落后的被动局面,治气成效显著。2022年,新昌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平均浓度、AQI优良率三项空气质量主要考核指标均列全市第一,其中2022年7月份PM2.5浓度在全省55个县级城市中位列第9,是绍兴市唯一进入全省前十位的县(市);2022年度市对县“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列全市第一位。
一、“三制”疏堵点,让大气污染防治“有方向”
一是坚持“清单式”压责。相继制定《2022年新昌县空气质量监测省控站点“一点一策”实施方案》《新昌县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2年新昌县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办法》,下发大气污染防治“三张清单”,按照“发现不了就是失责”和“一案双查”责任机制,压紧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同时,坚持每日通报全县空气质量,根据气象条件和污染特征,进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为各单位精准管控和措施部署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坚持“周联动”督查。建立“周联动”联合督查制度,县蓝天办会同建设局、综合执法局每周开展联合督查,建立“预警—交办—处置—反馈”快速反应机制,形成闭环处置模式。各行业主管部门、属地乡镇(街道)加大扬尘污染源巡查检查和执法力度,2022年累计巡查17万余次,发现问题1600个,整改问题1600处,处罚461起。
三是坚持“月排位”考核。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办法,实行乡镇(街道)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月度排名和通报制度,对市排名末十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实施约谈,县排名连续3次末位的对主要领导实施约谈,对排名进位明显的予以考核加分,对责任部门工作推进不力或者滞后的及时给予通报,倒逼属地管理、行业监管责任落地。2022年共下发督办交办单40余期,通报5期,并对9个排名落后、工作滞后的乡镇(街道)和部门实施约谈11人次。
二、“三治”攻重点,让大气污染防治“有实效”
一是以工业废气治理为关键点。重点开展工业废气污染治理,完成8家企业的VOCs有机废气综合治理,推进低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开展重点工业涂装、家具企业VOCs废气治理低效设施升级,全年完成治理或关停企业28家,完成臭气异味治理4家,完成11家涂料企业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或者关停。同时,加大工业废气执法监管力度,全年共开展工业废气执法检查1000余人次,检查企业600余家次,立案处罚10起。
二是以城乡面源治理为突破点。在农村强化露天焚烧管控,建立网格员、主管部门、蓝天办“三级”巡查制度,压实大气污染源属地巡查、行业监管对象巡查和大气污染源清单巡查责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在城区加强柴油移动源治理,推进柴油动力移动源排气治理与定位联网,常态化开展路查路检联合执法和入户监督抽测。全年淘汰营运柴油货车30辆,柴油动力移动源低排放化改造70辆,累计完成2201个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安装工程机械定位联网700辆。
三是以扬尘污染治理为发力点。全面开展扬尘源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专项行动,共开展扬尘源巡查9000多次,发现扬尘源问题数220个,问题整改率100%。深入推进全县绿色工地创建任务,督促、引导辖区内相关建筑工地、堆场、矿山等扬尘源积极争创绿色工地,不断完善绿色工地长效管理机制。共创建绿色工地116家,绿色工地率超过70%。
三、“三智”破难点,让大气污染防治“有智慧”
一是完善大气数字监控网。建立完善全县“天地一体化”大气污染治理网络,依托无人机、走航监测车、高空了望平台、扬尘源在线监测系统等数字技术手段,安装建设85个高空了望监控点,对大气污染重点源头实施监管,形成一张24小时全时段监控的“天地一体化”大气污染治理网络。目前新昌县60个高位监控探头已接入“浙里蓝天”数字化平台。
二是织密油烟数字监测网。积极承接省市蓝天办餐饮油烟治理数字化试点任务,建设餐饮油烟数字化监控系统,重点对省控站点1公里区域内餐饮经营户和有关敏感区周边油烟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完成200台监测仪器安装并接入“绍兴蓝天”烟尘治理场景,实时检测餐饮油烟排放情况,探索餐饮油烟超标预警和多跨协同处置模式,有效解决餐饮油烟污染大、管理难、扰民严重等问题。
三是提升烟尘数字监管网。对城区在建项目的施工现场的PM2.5、噪声等信息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目前新昌县5000平以上建筑工地扬尘监测联网率为100%,视频监控联网率为100%。建设完成2套黑烟电子抓拍系统,2022年共遥感监测柴油车39万余辆次。
原标题:绍兴市新昌县多点发力打好大气治理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