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一年一度的全国低碳日已如约而至,今年低碳日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广泛开展全民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省生态环境厅集中公布一批节能降碳先进典型案例,其中滁州市为我省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合肥市、淮北市、六安市、宣城市、池州市、黄山市为低碳城市试点城市,同时,合肥市,淮北市也是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城市。
一、合肥市: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合肥市始终坚持“科创+产业”和弦共振。实现从“创新高地”加速向“科创名城”蝶变,以“产业裂变”带动“经济质变”。入列首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主要创新指标稳居省会城市前十。绿色制造数量继续全国领先、全省领跑。投产世界首套玻璃熔窑二氧化碳捕集与提纯项目。中建材(合肥)二氧化碳捕集提纯项目是世界首套玻璃熔窑二氧化碳捕集与提纯示范项目。该项目生产能力为年产5万吨液态二氧化碳,产品质量达到国家食品级标准。
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立适应气候变化信息共享平台,气象、国土、公安、城管、交通等多部门数据协同,逐步强化天气气候状况实时监测、气候变化敏感性和脆弱性动态评估、气候风险预测预警、灾害应急管理部门联动等功能。防洪排涝体系方面,历年来建成下穿桥水位监测设备83处、监控视频214路、雨量监测站33处、河道水位站7处,同时接入气象局、水务局降雨趋势云图、实时雨量、水文数据99处,公安视频3万余路,在实时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开发城市防洪指挥调度系统,在实时监测、预警发布、指挥调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淮北市:探索煤层气利用以及气候适应试点
煤层气利用探索。2020年,皖北煤电瓦斯利用量7053.68万立方米,年发电量2800万千瓦时以上;淮北矿业集团煤层气利用量14603.21万立方米的。全市有卧龙湖煤层气利用有限公司、祁南瓦斯电厂、杨柳瓦斯电厂等4家瓦斯电厂建成投产,年发电量7000万千瓦时以上,减少用标煤2万吨以上。
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立"全域管控、分区指引"的生态空间体系。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规划的衔接,科学划定“三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线"(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城市防洪除涝综合能力显著增强。新建雨水管网约45公里,完成城市全部7处易涝点整治和城区8座下穿立交排水泵站改造工程,新增排水量9.4m³/s。新建或改造污水管网约55公里,建设完成污水提升泵站4座。积极推动水源置换及地下水限采压采工作。先后印发《淮北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实施方案》《淮水北调水源置换及地下水压采工作方案》,强力推进淮水北调水源置换工作。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进一步推进强化乡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建成乡村综合信息服务站32个,信息员434名。
三、滁州市:气候投融资试点
成立滁州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先后印发《安徽省滁州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安徽省滁州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实施方案》《滁州市碳减排贷款业务指引》《林业碳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滁州市气候投融资试点2023年重点工作要点》等,推动政策落实落地。打造滁州市“气候投融资支持平台”,建成“网上金融超市”。目前,平台已入驻14家金融机构,企业18026家,总授信金额353.95亿元,平台累计开发并上线气候投融资信贷产品12个。发放全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信贷资金1.09亿元,投放首笔10年期2700万元“碳减排双挂钩贷款”,发放全省首笔国家储备林项目贷款,发放全省首单林业碳汇权证质押贷款。开发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滁碳易”,引导金融资源积聚绿色低碳领域。截止2022年底,全市绿色信贷总量持续增长,余额首次突破300亿元,测算累计年减碳量超4万吨,规划实施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82个,总投资2186亿元,申报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177亿元,建立重点项目库并纳入减缓型项目234个、适应型项目31个,总投资698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12亿元。
四、六安市:金寨打造全国首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
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建成投运。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实现了国内首座兆瓦级电解纯水、高压储氢以及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全链条贯通。同时,绿电到绿氢再到绿电的零碳循环设计,有效实现对可再生能源利用、削峰填谷等功能,开辟了国内氢能利用在电网领域的应用先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建设成果丰硕。立足金寨自身可再生能源发展优势,将乡村振兴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体系创新融合,采用就地存储、就地消纳、终端综合利用等措施,推动全县绿色能源供给,到2030年能源清洁化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全县能源消费基本实现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形成金寨县近零碳排放示范区,逐步试点拓展至全市,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示范和借鉴。
五、宣城市:全国首例“碳汇本底计量”和“三维实景森林
两项全国首创成果“碳汇本底计量”和“三维实景森林”在宣城绩溪发布。绩溪县依托多源数据、优势技术,构建起“时空+双碳”自然资源监测与碳汇核算服务模式,通过核算体系快速精准摸清全县碳汇本底。“三维实景森林”通过卫星遥感与激光雷达数据,全景式真实展现自然资源在地理空间的分布,从技术层面助力森林防火、湿地保护、动植物保护等森林资源的管理纬度升级,实现数组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实时关联互通,有效提升县域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六、池州市:生物质发电项目达成国际碳交易
池州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市,2012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安徽省首批生物质发电项目之一的池州市三二五发电有限公司,在2022年8月成功以“碳资产”换得“真金白银”。同年12月安徽省首个林业碳汇开发试点基地在池州市揭牌,该项目可开发碳汇面积约5万余亩,预计年均产生碳汇减排量(CCER)约2万吨。2021年以来,长九矿山项目采用“互联网+矿山+码头”模式打造“数字化矿山”“智慧码头”,全国最大的绿色建筑骨料生产基地在池州建成。
七、黄山市:积极打造“零碳”景区
一是景区能源消费结构实现从木材—煤炭—柴油—液化气—电能的历史性变革;二是建设游客换乘中心,统一配置环保车辆,严格控制进山车辆。三是实施“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减少山上常驻人口。四是实施“山上游、山下住”战略举措,减少山上接待床位数,有效减少碳排放。五是实施净菜净物上山,垃圾洗涤物下山。六是创建“绿色低碳饭店”,实施《宾馆饭店节能减排 100 条》,鼓励游客优先入住低碳饭店。七是全面推行“绿色”办公,职工统一乘坐班车上下班,低碳出行。八是实施景区轮休制度,促进植被、生态的自然恢复,缓解生态环境与游客活动之间的矛盾。完成黄山风景区碳源、碳汇调查、核算与评估,推动黄山风景区实现“碳中和”。
原标题: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城市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