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

  • 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江苏省是中国第二大经济省份,温室气体排放规模大,节能降碳任务重,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绿色低碳转型需求迫切。
 
  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持续稳定增长,2010-2022年间年均增速8%。总量规模由2010年的4.14万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2.29万亿元。
 
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5.28万元提升到2022年的14.44万元
 
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
  2022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0年下降41.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10年下降46.6%。
 
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
温室气体排放
 
  江苏省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占中国7%。从趋势变化看,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和废弃物排放仍有小幅增长,农业活动排放已呈现稳步下降态势。
 
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
减缓气候变化成效
 
  2020年,全省碳强度比2005年累计下降超过55%。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江苏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实现了从严重透支到局部改善,再到全面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2022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41微克/立方米
 
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
       ●国考断面年均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达91%
 
  ●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总体处于Ⅱ类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至88.9%
 
  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6.1%:52.8%:41.1%到2022年的4%:45.5%:50.5%,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分别达40.8%和48.5%。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超5.1万亿元,位居中国第二。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全省着力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煤炭消费占比从2010年的64.5%下降到2022年的54.4%
 
  ●2022年天然气消费量达307.9亿立方
 
  ●2022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14%左右,比2010年提高8.5个百分点
 
  工业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工业领域能效领跑行动,推进全部省级以上开发区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
 
  ●12家企业入围国家能效“领跑者”名单,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332项,年节能205万吨标准煤。
 
  ●截止2022年底,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49家、绿色工业园区2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2家。
 
  绿色节能建筑稳步推进
 
  大力发展高品质绿色建筑,推动城乡建设领域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
  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11.7亿平方米,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99%。
 
  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成
 
  推行“绿色车轮计划”,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进程。To accelerate the electrification of
 
  截至2022年底,全省城市公交车中纯电动、混合动力、氢能源公交车占比达71.7%,城市建成区新增或更新公交车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超过90%。其中新能源营运车辆5.5万辆,开通示范路线116条,星级绿色港口31家,岸电设施覆盖率达72.4%。
 
  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
 
  2010年以来,全省新增造林面积700万亩,林木覆盖率由20.64%提高到24.06%,2022年活立木总蓄积量超过9609万立方米。
 
  累计建成67个生态安全缓冲区,总面积约3230公顷,创新开展“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在持续削减污染负荷的同时,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记录物种数6903种。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2023年10月28日,江苏省与加利福尼亚州在盐城签署“关于加强气候与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计划加强双方在气候环境、绿色能源等方面的合作。
 
  2023年11月1日,第七届中德环境论坛在江苏苏州太仓市举行,活动进一步促进双方在塑料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与气候挑战。
 
  绿色低碳转型案例
 
  徐州贾汪—坚持转型发展 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通过大力实施采煤塌陷区治理、荒山绿化、水系治理,实现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南通五山—沿江“生产锈带”变“生态秀带”
 
  南通南部的滨江地区曾遍布港口、码头、工厂、企业,老旧小区犬牙交错,生态环境较差。近年来,全面实施生态修复保护工程,腾退修复岸线12公里,新增公园绿地面积约6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2018年,南通获批国家森林城市。
 
  盐城黄海湿地—基于自然生态保护的解决方案成为“中国样本”
 
  通过启动实施海岸线整治、退渔还湿、退圩还湖、生态安全缓冲区等生态修复工程,不断增强湿地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
 
  苏州工业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典范
 
  苏州工业园区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国家经济开发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七连冠”。园区坚持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科技密集型产业,构建废弃物循环产业链,培育低碳发展企业标杆,园区绿色低碳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园区单位GDP能耗仅0.16吨标煤/万元。

       原标题: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