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生态环保技术2022年度白皮书(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四川危废集中收集实现“零突破”!

  • 《四川省生态环保技术2022年度白皮书(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四川危废集中收集实现“零突破”!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地方新闻
  为更好地推动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生态环境厅和科学技术厅共同组织编制了《四川省生态环保技术2022年度白皮书(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现正式公开。
 
  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现状
 
  2022年,四川省加强固体废弃物监管处置。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建立废弃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废物监管联动工作机制。推进危险废物规划项目建设,全省危险废物综合经营持证单位达79家,利用处置能力521.16万吨/年、同比增加37.0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14.99万吨/年、同比增加13.8%。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能力5.5万吨/年,实现“零突破”;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能力73.2万吨/年,同比增加3万吨/ 年。联合重庆市印发实施《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机制》。深化尾矿库污染防治,印发《四川省“十四五”尾矿库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实施分类分级环境监管,持续排查整治尾矿库环境问题。
 
  结论与展望
 
  四川省早期在生活污泥、建筑垃圾和园林绿化废弃物三类固体废物处置中普遍存在基础能力不足、成熟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近年来各地区结合当前面临的处理处置困境,逐步将生活污泥、建筑垃圾和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置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围绕三类固废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技术应用取得较大进展,相关政策和标准也日趋完善。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的处置已经成为当今环境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采用先进技术,使其有效地减量化,是现代城市保护环境、遏制二次污染的重要方法,也是四川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剩余污泥中的生物质等有价值的成分,使其变废为宝是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不断研发出新的技术,实现城市剩余污泥最大限度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对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下一步围绕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技术应用将深刻影响三类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尤其是在无废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针对目前对于生活污泥处理的现状,首先改变传统填埋为主的处理方法,在满足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需求为长远目标,在充分考虑城市特点、污泥产量、泥质特性、建筑垃圾分类情况、环境容量、城市发展、土地资源及周边情况等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选择符合政策要求、顺应城市发展趋势的处置方式。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明确了“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大中型城市鼓励采用生物质利用+焚烧模式”。成都市等大城市因土地资源极度紧张,本地绿化等有机废物消纳压力大等因素,采用本地处置+异地协同的处置方式。全省各城市应基于当地基础条件,全方位多角度综合对比后,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
 
  针对废弃物的特点,开展三类废弃物回收利用与现代产业相结合的研究,为低碳绿色资源化利用新模式的构建提供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针对当下相关政策制定、执行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需求,推进资源化利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科技支撑、科学决策。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深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发挥大数据支撑,以精细化、智能化为牵引,科学设置结构,优化治理流程,构建新的管理模式。生活污泥、建筑垃圾和园林废弃物等其他类型固体废物的妥善消纳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对于处理城市固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未来,城市其他类型固废将以实现循环可持续,碳中和,且经济适用长效的处理处置模式和技术体系,在更因地制宜的政策规划标准框架下,共同支撑城市固废的绿色低碳发展。
 
白皮书全文见附件